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

學習心得--洪大智


3D列印技術的成熟讓工業界的情況有所變革,以往需要開模大量製造的模式,被小量生產的精實模式取代 。此外,3D列印能做的不只這些,連腎臟耳朵、這些器官通通都可以用「印」的。我想以我-學生的觀點來看這項科技,一開始似乎只是覺得新奇、不可思議。但在進一步了解之後,才發現他被譽為文藝復興和、一場革命的原因。然而這些願景其實都是能夠從過去的經驗來佐證的。
如正值柯達聲請破產。現在已是數位照片當道,不但免費,而且家用噴墨印表機就能印出來,消費者不用再買膠捲、洗照片,柯達因此成了科技潮流的受害者。如果你是一家製作便宜塑膠玩具的公司,是否從柯達身上看到自己的未來呢?
但這是因為目前3D印表機尚在萌芽階段,就好比八年代的點矩陣印表機。當時的印表機用印字針頭敲擊黑色色帶,無異於自動化的電子打字機,聲音吵、顏色單調,品質粗糙。但30年過去了,現在的噴墨印表機便宜又安靜,全彩列印的品質幾乎和專業列印不相上下。
時間再快轉到10年、20年後,3D印表機也能又快又安靜,還能選用多種素材列印,塑膠、木漿乃至於食物,都沒問題。未來的3D印表機使用多個彩色墨水匣,就跟現在的噴墨印表機一樣,能夠調出許多色調,而且可以在物品表面列印出圖案,精準度連現在最厲害的玩具工廠都自嘆弗如,甚至還能直接把電路板印在物品上,裝上電池就能運作。
所謂的長尾效應
當產業走向大眾化,不再由企業、政府、機關組織所主導,而是所有人都能參與,產業自然出現轉型。
這樣的例子,我們並不陌生。不管是音樂還是報紙等產業,再堅如磐石,面對無窮無盡的小型新進業者,總有碎裂的時候。進入障礙降低後,群眾便蜂擁而入。
這就是大眾化的威力:把工具交給最懂得使用的人。每個人的需求、專業與想法都不同,如果握有工具,依個人需求加以運用,或照個人想法改良工具,就能集眾人之力,將工具玩出各種花樣。
過去,出版、廣播、通訊都因網路而大眾化,數位參與程度大幅提高,且參與的民眾更加多元,形成「位元長尾效應」(the Long Tail of bits)。現在,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製造業,形成「物品長尾效應」(the Long Tail of things)。
簡言之,人類是如此繽紛多樣,不像廿世紀市場表面上的從眾化。回想我們年輕時候,商店內產品種類選擇有限,反映的是經濟上的零售需求,而不是人類品味的多樣性。人人生而不同,有不同的渴望與需求,實體世界所欠缺的,如今在網路上都找得到。
但這只是暖身而已。網路革命真正的衝擊,不在於選擇變多而已,而是我們也能自行製造出別人想買的東西。數位攝影機普及後,YouTube影片跟著出現爆發性成長;數位桌上型工具普及後,自製音樂、出版內容與軟體也同樣能大量傳播。有才能,每個人都能創造。有了功能強大的工具,再加上掌握流通方式,要進入市場不再有障礙。
同樣的轉變現在也出現在實體商品。3D印表機等桌上型原型製造工具,相當於相機與音樂編輯工具,讓人能創造出供自己使用的成品。正如創辦Babble.com網站的魯弗斯.葛理斯康(Rufus Griscom)所言:「這是文藝復興!」
同時,世界各地的工廠也紛紛敞開大門,提供網路製造服務,只要客戶有數位設計圖和信用卡,就能幫忙生產。拜這些工廠之賜,新的創造族群油然而生,能把原型製成產品,自己不需有工廠,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公司。現在的製造不過就是另一種「雲端服務」,透過網路瀏覽器就能隨時取得,製造過程也只動用到工業設備的九牛一毛。這些工廠由其他人所管理,我們有需要時才會接洽,就好比我們要儲存照片或處理信件時,會使用Google或蘋果的伺服器農場一樣。
全球供應鏈已經「規模零界線」,服務對象大小通吃,哪怕你是素人發明家還是三星。也就是說:你要發明什麼,沒有人能攔得住你。現在,擁有生產方式的是普羅大眾。
什麼是自造者運動?
自造者運動有三大特色,我認為每一項都足以徹底改造我們的生活。
1. 使用數位桌上型工具,設計出全新產品,並製作出原型,可說是「DIY數位化」。
2.
在線上社群分享設計、與他人合作,已成文化常態。
3.
使用共通的設計檔案格式,自造者能將設計圖寄到製造服務公司,指定產量,也能自行在家生產。兩者同樣簡單,大幅縮短了從創意到創業的過程,正如網路在軟體、資訊與數位內容等領域的角色一樣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